

七月的驕陽炙烤著浙江某大型水泥廠,五臺身披嶄新涂裝的英軒YX656EV-GT純電動裝載機整齊列隊,蓄勢待發。對蔣總而言,這不僅是一次新設備的交付,更是他深耕裝卸行業二十余載后,為公司“綠色高效轉型”交出的關鍵答卷。
蔣總的裝卸車隊中英軒裝載機獨占9臺
從試煉到專一:相知相契的雙向奔赴
自2004年與年產460萬噸的大型水泥廠結成緊密伙伴,蔣總的裝卸公司便成為其龐大生產鏈條中不可或缺的“機械臂”。二十年間,裝載機隊伍經歷了復雜的品牌選擇和更替,卻始終難覓那份契合高強度連續作業的“安心”。
轉機始于2018年下半年。“英軒雖是民企,但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,都實實在在地契合我們!”蔣總的感嘆源于切身體驗。水泥廠區工況嚴苛,設備24小時三班倒,單臺裝載機日均上料作業超10小時,故障就是停產的信號。“記得有一次關鍵設備突發故障,急需特定配件,本地倉庫卻沒有庫存。英軒的區域負責人王經理聽說之后,火速跨省調配,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。這種響應速度和擔當,讓我們感到踏實。”蔣總回憶道。
從第一臺(燃油)裝載機開始,英軒這種“把麻煩留給自己,把安心交給客戶”的實實在在的服務理念便持續兌現。如今,蔣總的裝卸車隊中英軒裝載機獨占9臺,最早的4臺燃油設備已穩定運行20000小時左右,最長的已經超過23000小時,成為蔣總口中“可靠”的代名詞。
油電切換:政策東風下的精明賬本
當國家“雙碳”戰略的號角吹響,蔣總作為公司的掌舵人,敏銳捕捉到綠色轉型的必然趨勢。然而真正推動蔣總下決心批量“油換電”的,是一筆清晰到驚人的經濟賬。
傳統油車,以國四燃油裝載機為例,按當前油價,僅油費就高達每小時130元左右,還需額外計算尿素成本。
而換上英軒YX656EV-GT電動裝載機之后,車隊巧妙利用谷電集中充電,即便再加上廠區服務費,每小時電費也僅需30元左右!
“不算不知道,一算嚇一跳!”蔣總直言。單臺設備每日運行10小時,電裝比油車節省成本超過千元。公司現有5臺英軒電裝,每天總成本直降約5000元,年省輕松突破百萬元!“這還未計入國家新能源政策可能帶來的額外激勵。”蔣總補充道。
經濟性之外,綠色環保更是硬指標——這家大型水泥廠對供應商的環保要求日益嚴格,新能源設備成為蔣總保持核心競爭力的“綠色通行證”。
此次交付的5臺YX656EV-GT,是英軒重工GT系列的旗艦新銳,完美契合了大型水泥廠高強度、連續性工況。
效率翻倍,穩如磐石: 大開檔設計大幅提升鏟斗滿載率和物料保持能力,面對砂石料裝斗、上料等高強度任務舉重若輕。
操控絲滑,人機合一: 標配拇指先導手柄,左手換擋與右手FNR雙模式無縫切換,大幅降低長時間作業疲勞感。“噪音低,手柄操控特別跟手,開一天也不累!”現場司機對新伙伴贊不絕口。
經久耐用,省心之選: 核心部件可靠性經過嚴苛驗證,配備10000小時免維護變速箱,全工況覆蓋無憂,幾乎為蔣總裝卸車隊24小時連軸轉的生產節奏量身定制。
為確保新裝備快速形成戰斗力,英軒服務團隊已駐扎現場三天三夜,從操作規范、充電管理到維保要點,手把手培訓車隊的操作手。蔣總特別提到:“英軒團隊對反饋響應極快——針對我們現場提出的鏟斗加固需求,英軒工程師很快對接總部,承諾現場優化。這種行動力,就是我們長期信賴的基礎。”
談及未來,蔣總的綠色轉型藍圖已然鋪開:今年批量投入5臺英軒電裝只是起點,明年計劃再換10臺,將現有燃油設備全部替換為英軒新能源艦隊。“統一品牌將更利于設備管理和成本控制,更將樹立區域綠色裝卸的新標桿!”蔣總抿了一口茶,“從油車到電裝,從嘗試到認準,英軒用可靠和真誠贏得了我們的下一個十年。”望著窗外嶄新的5臺YX656EV-GT,蔣總目光篤定。
在水泥廠區的料場上,英軒裝載機正以澎湃而潔凈的動力,書寫著一個傳統企業擁抱變革、與伙伴共赴山海的生動故事。當電裝的靜謐取代柴油的轟鳴,蔣總的轉型之路,正成為雙碳時代下中國工業脈動的有力注腳。